浙江大学是一所知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其研究生教育备受关注。近日,学校公布了2022年研究生学费标准及各专业具体收费情况,以下为详细解读,供大家参考。
一、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概述
根据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需要缴纳学费。经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准备案,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学费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各专业研究生学费明细
软件学院的工程硕士全程学费为40000元/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全程学费为100000元/生。全球工商管理硕士(GMBA国际班)全程学费为180000元/生。其他专业如工程博士、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其学费也均在文中列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专业的学费标准从某一学年开始有所调整,文中已注明相关说明。
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学费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费为每年8000元/生,而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则为每年10000元/生。同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研究生的学费也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金额在文中已详细列出。
四、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学费因专业和学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学费为45000元/生,而非全日制农业推广、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学费为30000元/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研究生的学费也分别有所规定。
五、其他注意事项
在缴纳学费的同学们还需关注学校的其他收费项目和政策,如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等。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学费标准进行调整,请大家及时关注学校的最新通知。
一、院校背景及个人选择
我本科学习金融工程,因此在考研时依然选择了金融方向。我选择浙江大学主要是因为其相对于一些顶尖学府来说,报考难度适中。加之我对杭州的就业环境有所期待,最终我选择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金融专硕。该学院有两个校区招收此专业,分别是紫金港校区和海宁国际校区,虽然试卷相同,但录取分数和竞争程度也有所差异。
二、专业课变化及录取情况
浙江大学的专业课风格近年开始有所变化,难度逐渐增加。近两年的分数线相对较低。去年的复试线是365分,今年的复试线是375分。经济学院往年录取人数为48人,今年扩招至53人。
三、初试经验分享
(一)政治部分
政治考研分为选择题和大题两部分。选择题考得很细,需要不断重复记忆。我主要看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多次翻阅大纲,加深印象。再做《命题人讲真题》,帮助记忆知识点和寻找答题思路。《知识点提要》中的哲学系统图也很有用。最后必看《时事热点》《8套卷》《4套卷》。大题部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非常重要,虽然不能完全押中题目,但可以提供很多答题思路。选择题是得分的重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二)英语部分
对于英语复习,我主要看了红宝书单词、田静老师的语法网课、三位阅读老师的阅读课(田静、唐迟、撷斌斌)、石雷鹏和王江涛的作文网课以及撷斌斌的翻译和完型网课。单词贯穿始终,背诵方法多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语法长难句非常重要,阅读是得分大头,需要重视。作文要早准备,重视动手实践。
(三)396联考
数学部分我主要用核心笔记教材,配合张宇的优题库进行练习。逻辑部分使用赵鑫全的书和逻辑1000题,多做真题是关键。写作部分从九月份开始准备,积累素材和锻炼思路同样重要。别让我背长素材这本书很实用,同时关注时事评论也很有帮助。
四、复习规划建议
复习过程中,要坚持每天背单词,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语法学习要在阅读之前完成,长难句是重点。阅读从五月份开始持续至十一月,多做真题和练习。作文要早准备,动手实践很重要。小三门最后两个月看一下就行,但前期要打好基础。数学和逻辑部分要多做真题和练习,重视错题和薄弱环节。冲刺阶段多做模拟卷。考研经验分享:专业课重点、学习方法及复试经验
专业课重点:
1. 金融学:熟知课本知识点,重点背诵黄达的课后题。
2. 公司理财:一遍遍看书和做课后题,整理错题。
3. 投资学:同样采用一遍遍看书和做课后题的方法。
学习方法:
1. 专业课:每天固定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复习,重点背诵和做题。
2. 热点:从1月份开始关注热点,购买相关书籍和资料。
3. 真题:十月份开始刷浙大和其他名校真题,拓展思路和错题。
复试经验:
1. 复试内容:英语自我介绍、英文对话、专业课题目及随机提问。
2. 专业课题目:主要考察初试三本书+国际金融+当年或往年热点。
3. 热点重要性:在复试过程中非常重要,往年真题出现的概率大。
4. 其他:老师会随机提问金融基本知识或针对金融本专业的其他问题。
其他建议:
1. 劳逸结合:每周抽出一定时间休息,保持长久的学习状态。
2. 重视基础知识:对做过的错题进行复盘,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3. 专业课学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确保不出现偏科现象。
4. 招生信息:查看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的历年招生简章及目录。
5. 考研论坛:加入考研论坛,与考研的同学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