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五月份(以2023年为例)

本月中下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召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首次工作会议,并预备修订考试大纲。考生应密切关注前一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线和录取信息,尤其是心仪学校或专业的相关数据。总结前几年数据变化规律,可有助于为自身制定合适的复习策略。
提示:在5月至2月的这段时期内,高校的复试是各位同学观察学校和积累资料的重要时刻。建议条件允许的同学亲自前往目标学校,感受复试氛围,并尝试与在读研究生交流,获取一手资料。
阶段二:六月份至七月中旬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六月开始逐步确定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大纲。这个阶段是跨专业或跨学校考研同学“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尽管考试大纲还未完全确定,但考生的复习应及早开始,尤其是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而言,专业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建议:即使大纲尚未完全发布,政治的复习也可以暂时搁置,但英语和数学的复习必须及早展开。而专业课的复习则更是如此,越早开始越有利。
阶段三:八月份与九月初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预报名即将开始。各大高校的应届大四毕业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预报名。这个阶段考生需仔细了解报名流程,并选择好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提醒:网上报名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专业性疑问。在填写信息时,务必确保每一项都准确无误。例如考生类别、考试方式、户口、档案所在地等重要信息的填写都需要格外小心。建议考生在填写前进行相关搜索或咨询有经验的师兄师姐或考研机构的老师。
阶段四与五:九月至十月的强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考生备考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随着考试大纲的正式发布,考生应针对大纲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这也是考生进行强化复习的时期,需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提示:暑假期间是考生备考过程中较为完整的没有学校上课干扰的时段。建议考生留校或参加辅导班,与研友一起有规律地安排自习。对于新发布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考生也应及时关注并作出相应调整。
阶段六及以后
随着考试的临近,考生应进入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是查漏补缺和模拟考试。考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模拟试卷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
第七阶段:2019年10月中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启动。
考生注意事项:报名阶段考生需关注多项事宜。硕士研究生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将无法补报,且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须在指定期间(每日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浏览报考须知,并按公告要求完成报名。任何不符合公告要求的报名、误填或虚假信息,后果由考生自负。已接受推荐免试生的招生单位,在此报名期内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
第八阶段:2019年11月中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环节到来。
考生注意事项:考生需前往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考点确认。确认时,考生需携带身份证、(或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并采集图像。
第九阶段:2019年11月下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拉开帷幕,各研招单位自主命制该硕士生招生点的专业课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此阶段应联系导师,听取命题老师的课程,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密切关注报考导师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文章。关于哪位老师负责命题,可向同校师兄师姐打听或通过网络了解。
第十阶段:2019年12月上旬
考生需参加政治、英语、数学及统考专业课的冲刺串讲班,把握新命题动态。
提醒:政治是许多同学认为相对简单但易失分的科目,需提前系统复习,避免临时突击。考研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需要总结考点内容,可咨询官方获取免费复习资料。
关于考研的基本流程,包括目标确定、招生简章发布、考研大纲发布、网上报名、报名确认、准考证打印、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查、自主划线学校分数线公布、国家线公布及考研复试等环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结合自身实力和规划,明确报考学校及专业方向,及时了解最新招生政策及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准备。
第12点:领取录取通知书
学校通常在六月初开始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除了选择EMS邮寄外,你也可以遵循学校的指引亲自前往学校领取。确保你及时收到这份重要的入学凭证。
第13点:入学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上面所指示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入学手续。这是你迈向学术生涯的重要一步,请务必准时报到。
第14点:考研结束
经过长时间的备考,你终于完成了研究生考试。不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接下来,你可以开始准备入学相关的事宜。
扩展知识:研究生考试科目
考研科目通常包括四部分:
1. 两门公共课:政治和英语,这是考研的基石,需要广泛而深入的学习。
2.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者专业基础,这是对你学科基础知识的考察。
3. 一门专业课:涵盖了13个学科大类,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等,每个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和领域。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和农学等属于统考专业课,而其他非统考专业课则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
参考资料来源于权威的百度百科——研究生考试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