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的大地上,有一所闻名遐迩的学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这所学校为渴望深造的学子们提供了硕士教育点,即学生们有机会报考该校的研究生。关于具体的硕士点招生情况,各位同学可以前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网站查询相关信息。该网站详细列出了各个硕士点的招生情况,是您规划未来学习道路的重要参考。

除此之外,京城还有多所高校也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这里为各位考生提供一些其他可供选择的大学,供大家参考。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无论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还是其他高校,都为有志于深造的学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希望广大考生们能够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985 | 211 | 双一流 |
| | | | | |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2 | 清华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3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是 |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5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是 |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8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9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否 |
| 11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是 | 是 | 是 |
| 12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3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4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5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6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7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8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19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0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1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2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3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4 | 中央音乐学院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5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是 |
| 26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2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 | 否 | 是 | 是 ||
| 30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 || 否 || 是 ||
| 31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3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 33 外交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34 中央美术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35 中央戏剧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36 中国音乐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37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 38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 39 国际关系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40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4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 42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4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44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北京 || 否 || 否 ||
| 45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
| 46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 || 否 || 否 学校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焦作路矿学堂。1931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在1938年,学校向西迁移,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共同组建了国立西北工学院,这标志着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时序的推移,1946年,焦作工学院恢复办学,并于次年也就是1949年重新回到了焦作的原址。随着时间的洗礼,学校于1950年迎来了重大变革,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成为了更加专业的教育和研究机构。之后在1953年,学校再接再厉,迁至北京并更名为了北京矿业学院,再次扩展了学校的影响范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70年学校再次搬迁至四川合川,并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终于在1988年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这一时期也是学校发展的高峰期之一。
时间来到1997年,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这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随后在2003年,经过中央编制部门的批准和认可,学校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身份正式独立办学。这个重要的节点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最后在200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正式独立办学,从此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篇章。从此,这所学校的办学历程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变迁,更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