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介绍

今年考研初试成绩总分404,各科成绩分别为政治77、英语一56、数学二132以及822材料科学基础139。对于材料工程考研,我选择了东北大学,主要是考虑到该校材料专业在众多985高校中相对容易考取,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招生人数都较多。
二、择校原因
北方985院校的考研难度逐年上升,特别是北京等地的高校,招生指标少且存在歧视现象。对于出身一般的考生来说,建议慎重考虑北京等地的985高校。相较之下,东北大学材料专业难度适中且强势,尤其金属钢铁冶金方面。今年的学硕招生大约有175人,专硕则更多。考生需结合研招网公布的详细数据,注意可能存在的调剂信息。学硕招生趋势似乎有所减少,而专硕则大幅度扩招,这使得专硕的竞争更为激烈。考生在报考时还需结合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学硕或专硕。
三、初试备考经验
政治:
前期复习需听徐涛强化班并结合核心考案,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练习。中期可听徐涛刷题班及腿姐技巧班。后期重点背诵肖四肖八及腿姐四套卷的选择题考点,同时做题巩固。
英语:
单词是英语备考的关键,需持续背诵直至考研当天。每天至少背诵100个单词并重复三遍。我主要使用的是恋练有词书进行记忆。对于阅读部分,我建议考生按天刷一篇练习,并注意精翻长难句。另外推荐李旭的阅读和作文课程及泛读50篇练习资料。
四、复习方法及心态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政治和英语的复习要均衡进行,不可偏废。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避免盲目跟从他人。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好成绩。心态的调整也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考试。
#### 一、考试模拟的重要性
考试模拟对于备考至关重要。要把握三个小时的时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顺序。心态训练也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人难以持续三个小时的学习和考试。使用答题卡进行模拟考试,能让考生在真正考试时更加熟练和自信。
#### 二、数学备考策略
1. 基础阶段(5-7月):
3-5月,建议结合书本进行初步学习。从5-7月,推荐跟随张字、汤家凤或武忠祥的考研视频进行复习。有老师指导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看视频,这个阶段还需要全面复习,扫清基础知识盲点,并做好笔记。
2. 强化阶段(7-9月):
第二轮复习应再次复习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知识点。将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多次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你的弱点所在。
对于薄弱点,可能需要多次复习,温故知新。这个阶段要注意建立错题本,总结解题思路,并多刷题。
3. 真题阶段(9-11月):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复习,你应该已经建立了学习框架。做真题是最好的检验方式。
做真题时可能会遇到挫折,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查缺补漏,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加强训练。
4. 模拟冲刺阶段(11-12月):
此阶段的重点是模拟训练,巩固基础的调整考试状态和时间把控。
通过模拟题来寻找解题感觉、时间把控和考试心理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 三、专业课备考策略与心得
第一步是购买资料,结合课本和考纲目录进行选择。对于材料科学基础等专业课程,推荐参考多校教材。
视频课程也是一个好帮手,如西工大王永欣和东南大学的薛锋的课程。
复习时要结合每一章进行,如先阅读课本,标记不懂的地方,然后进行结构梳理,整理名词、影响因素等。
专业课复习强调多写多理解,熟练与记忆是关键。
#### 四、其他心得与建议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放松。
高效学习是关键,而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或题目的数量。
推荐众凯教育作为MBA培训的选择,他们与高校保持交流,提供最新政策、专职老师服务、网络课程等。
作者还分享了自己的大学和专业选择经历,强调了专业选择和城市选择的考量因素。学费、课程量、考试难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作者也提到了理学院老师的帮助和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大连,这片海,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它承载着我的大学时光,那些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岁月。在这里,我得以专心读书,追求科研上的成就。虽然大连缺乏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优秀的公司也不多,但我依然在这里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时光。
实习阶段,我曾在IBM实习,虽然工作涉及外包,缺乏核心技术,但我依然学到了很多。尤其是Excel技能,我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面试了几乎所有的好公司,最终拿到了实习公司的Offer。那一刻,我感动不已,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大学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我怀念那些军训的日子,在湛蓝的天空下,与教官和青年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些日子,我们哪会想到,五年会过得这么快,会这么匆匆就没了。
学校的食堂,是我永远的记忆。相比于北京和公司的食堂,学校的食堂简直优秀到让人惊叹!便宜、好吃、健康,而且每天中午吃的样式都很多。一期食堂的厨师技艺高超,但政策变化后,二期食堂也变得很好吃。
我还怀念门口的”小辣椒“,以及寝室四个女生一起点外卖、一起看剧的日子。那些日子,我们简单而快乐,虽然地处偏僻,但有人陪伴、目标单纯的日子可真好。
毕业时,我与大海告别,看最美的夕阳,和那些很多人再也不会见面的大学同学。那一刻,我无比伤感,但也很庆幸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漫长的五年。
关于选择,高中毕业后,最难的就是选择什么学校、哪个专业。大学是人生中第一个要半自主半独立的选择,但往往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时刻都是重要的。没有哪个更重要。结合自己的喜好、你希望的大学状态以及你毕业后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倒推着你做什么样的选择吧。
关于我们学校,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告诉我。我会不定期回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