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由于考生们选择的考试科目各不相同,不同科目间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不同科目的分数之间缺乏了可比性。为了更加公正合理地评价考生的表现,选考科目采用了等级赋分的评价方式。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制度。
1、为何选考科目需采取等级赋分?
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数由于不同学科的试题难度以及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的差异,其并不具备直接比较的价值。通过将不同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数按照统一的规则转换到同一量尺上,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的可比性问题。依照等比例转换方法将等级转换成等级分数,不仅能够实现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的可加性,还能保持每门再选科目内考生的成绩排名顺序与原始分数排名顺序一致,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考生成绩的区分度,满足了高校人才选拔和投档录取的需要,确保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
2、选考科目如何实施等级赋分?
各个省份在实施等级赋分时,虽然模式大体相同,但具体参数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下面我们以湖北省为例,该省采用了第三批改革并实施的3+1+2模式来进行说明。
在湖北省,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进行等级赋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起点,满分依旧为100分。考生的原始分数将被划分为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大约为15%、35%、35%、13%和2%。每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数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被转换到特定的分数区间内,从而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具体来说,等级分的计算结果将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处理,以整数形式呈现。下面为具体的分数转换参数表:
等级 | A | B | C | D | E |
比例 | 约15% | 约35% | 约35% | 约13% | 约2% |
赋分区间 | 100~86 | 85~71 | 70~56 | 55~41 | 40~30 |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参数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举个例子,假设某位同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为81分,而该学科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61。那么该同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属于B等级。根据转换公式和上述的等级分区间,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等级分。
新高考的等级赋分制度旨在更公平、更准确地评价考生的表现,确保高校招生录取的公正性。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