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介绍一下自己背景。我本科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后来参加了一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方向考试,以初试成绩409分,复试95.33分成绩成功上岸。备考期间,我有多心得体会,决定整理成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关于择校与考研决策
我所学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与新闻传播息息相关。大二学习了传播学后,我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意识到自己知识广度、深度和实务能力方面不足。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择校过程中,我遵循了专业、学校、地域原则,并结合自己职业规划和学习兴趣,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方向。
二、政治备考策略
对于政治科目学习,我采用了多种资料和策略。我使用了肖1000题、腿姐30天70分选择题等资料,还参考了博主整理好徐涛强化班笔记和腿姐技巧班笔记等。政治时间规划上,我从暑假开始,每天安排1小时学习。不同月份学习重点也有所不同,暑假阶段主要刷选择题,后期则注重大题背诵。我还利用了小程序刷选择题,方便高效。
三、英语备考经验
我英语基础较好(六级570+),英语科目我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我使用了黄皮书真题、单词APP和王江涛作文书等资料。客观题部分我反复刷,吃透每一道题目。翻译部分则相对简单,按照常规流程进行练习。作文部分我背了王江涛20篇作文,并积累了好用词汇和表达,形成了自己模板。
四、专业课备考建议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硕考试涉及713传播历史与理论和816传播实务。备考过程中,我主要参考了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彭兰《网络传播概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和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基础书目。我还参考了一些扩展书目,如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等。备考过程中,我分阶段学习,从基础到扩展,逐步深入。我还注意积累笔记,补充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考研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过程。备考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学习计划,不断积累知识,高自己能力。相信只要我们付出足够努力,能够取得理想成绩!备考之路:自我挑战与成长
其实这几个月,我一直为自己学业努力着。期末考试和放假回家让我有些心不焉,但我并没有完全放弃学习。,我一直寻找其他专业课书籍来阅读,以此充实自己。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感觉不那么有负罪感,有些传播学书籍真有趣,让我像读小说一样沉浸其中。
九月到十二月,我回到了学校,终于可以专心投入学习了。这段时间,我主要开始补充笔记,并尝试着记忆。懒惰和拖延,我选择了购买现成笔记,但发现并不完全适合我需求,我不断地笔记上进行增补和修正。
《网络传播学概论(第四版)》出现让我感到惊喜,这本书内容与之前版本截然不同,几乎每一页都是重点。背诵这本书过程中,我压力大,甚至还编了个段子来自嘲。这就是我学习一部分,我乐其中。
备考日子里,我每天都有详细学习计划。前期,我会仔细思考题目,理清思路并查缺补漏。后期,我把重点放了输出上,反复练习真题。我会先写解题思路和框架,专门留出时间练习真题。
关于练真题技巧,我深有体会。除了答题内容外,答题格式和字迹也重要。我会练习时注意这些细节,努力做到最好。我还会定期复习自己知识盲区,并重新画知识框架来加强记忆。
备考过程中,我也关注了各位传播学大佬论文。这不仅帮助我回顾了基础知识,还让我了解了新传界发展趋势。我会购买知网账号来搜索论文,并将重要观点标注出来。我也会关注当下社会时事和热点问题,以确保我学习与时俱进。
关于中国传媒大学复试部分,我认为我们应当将重点放专业素养和思维方式上。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和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资料来充实自己。不必过分纠结于笔试和口语分数差异。我们是要面对真实社会问题和社会实践来运用我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阶段里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些鼓励话:学习并不是照搬照抄方法论简单过程,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方法。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并利用好每一分钟去学习和进步那么我们能够达到我们目标!
我想说是选择学校和专业是重要决策过程。选择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排名和评价但更重要是要了解自己兴趣和优势所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和专业并为之努力!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是一个值得考虑选项,但选择仍然取决于专业。你是传媒类专业学子,那么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会是你理想选择。
中国传媒大学以其雄厚师资力量和广阔就业前景而闻名。近年来其教学制度显得稍显陈旧,被其他新兴学府逐渐赶超,但播音领域地位依然稳固,无人能质疑。该校通过多年积淀,仍传媒行业保持着极高影响力。
浙江传媒学院同样拥有强大师资力量,不少老师来自北广老一辈学者。新校区设施不断完善,堪称国内一流。,学院位于杭州,与中国传媒大学相距较远,其学生南方就业竞争力甚至能与中传相并论。浙江传媒学院还是南方各大广电系统培训基地,显示出其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力。
对于传媒专业学子来说,选择一所合适学校不仅要考虑学校整体实力,还要关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专业建议,不妨咨询专业老师,会权威角度为你解答疑惑。你可以访问zy.了解更多信息。